《爭氣》奧斯卡的鏗鏘集
by 張山地
其實我好鍾意睇鏗鏘集,偶爾會看得動容,容易把我弄哭或「一泡眼淚」的程度不遜於任何的催淚劇情片,比劇情片更容易動容,只因為真實。
最近讓我動容的是由奧斯卡導演楊紫燁所執導的《爭氣》,紀錄一班於Band 3中學及特殊學校的學生,去年因參與音樂劇《震動心弦》的成長蛻變。也許是因為導演有名氣的關係,又也許片名由天王劉德華題字的關係,又也許是利希慎基金的關係,使《爭》能夠打入主流劇院,作公映。片內,紀錄了一班孩子爭氣的過程;片外,我希望能藉此片,讓更多人愛看香港的紀錄片,往後的也能在主流戲院裏能欣賞得到。
不是天生的失敗者
子諾的歌聲很震動人心,看到歌詞便會想起他如何演繹。
音樂劇有80多位的演員,《爭》選了幾位演員作為紀錄片的主要人物,一個一直讓人失望的阿博,參與此劇,被導師們的循循善誘和團隊的感動,行為變得乖巧;後天失明的子諾因此而變得有自信,能站在台上勇敢地表達自己,讓一直接受不現實的母親去接受;一直有專注力問題的Coby則努力練歌去演好女主角等。
老生常談,學習在乎過程,但我們的社會在乎結果,一切要跟從社會的既定規則去判斷,所謂「失敗」的人生,我們常常碰到,加上所散發的青春氣息,相信容易引起共鳴。而片中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人物,把過程中的好壞一一展示出來,反而用一個關懷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展露一種人文關懷,從鏡頭中,其實你感受到愛的存在。說真的,入場之前,我也有點害怕《爭》會一味唱好劇團和導師,導師的嚴厲和掙扎都有提及,掃走了我的憂慮,亦令紀錄片有「人味」。
其中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能夠掌握年青人的節奏,片段的推進明快,用訪問作為穿插,讓觀眾可以快速地掌握人物的整體性格和想法,使往後人物所出現的改變更具感染力。最重要的是,《爭》打破了紀錄片沉悶的定型,前段的鋪排只會讓觀眾想追看人物的後續。
這部片亦沒有強調他們如何出人頭地,反而強調「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意義。以為這片只在講青少年的故事,導師對演員的愛,意想不到的是,這部片所涉獵到的題材廣闊,有講到香港精神、家庭教育、共融、如何培養團隊的凝聚力等。是很屈機,但相信每個人因為自身的不同經歷都能夠在此片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感。
偽文青推薦指數:★★★★☆ (入場前放下你的有色眼鏡,了解「失敗者」的故事)
原載:ETNET 生活副刊 偽文青看戲專欄,201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