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獨家風景:爭氣的孩子
呂書練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只有經歷過傷痛、挫折才能成長。青春令人懷念,不但因為充滿活力,更因為充滿無數的可能,這在正在上映的電影《爭氣》中有很好的體現。
《爭氣》的主角是一群屬於弱勢的中學生,他們分別來自香港唯一的視障學校–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和另外三間被視為「問題」學生較多的中學,他們或因為身體殘障、或因成績欠佳、或因個性缺陷、心理障礙、家庭背景等而產生自卑心理,感覺是被社會忽視或遺忘的一群人。
然而,因為參加了一場充滿陽光氣息的音樂劇《震動心弦》的排練和演出,令他們在表現自我的藝術薰陶中,找到自己,重塑自信。在整個參與過程中,年輕人率直、純真乃至反叛的個性表露無遺,其內心的負面情緒也被引發出來,令人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如何從自卑、無助、迷茫到自尊、勇敢、自信。
《爭氣》的導演是曾因拍攝安徽愛滋病題材《潁州的孩子》而獲奧斯卡最佳短篇紀錄片獎的楊紫燁(Ruby Yang),她是因為在一次排練中看到,失明學生練子諾如何在老師輔導下努力練習唱歌感動而啟發,決定把這群「問題學生」的奮發過程用鏡頭記錄下來,並以「爭氣」為名激勵年輕人:勿輕言放棄。
電影也以子諾的故事最感動人。子諾出身於中產家庭,本來前途一片光明。但雙目失明的打擊把他帶進孤獨、恐懼、抑鬱籠罩的漆黑世界,不但自己沮喪、失望,也令父母擔憂,母親更是以淚洗臉。但在師長的關愛和友伴們的支持下,他不但用歌聲唱出心聲,更在音樂劇的排練中找回自信,重新面對自己。
紀錄片不同於故事片,它是基於真實素材,取材、選角很重要,拍攝的角度和剪輯的技巧更重要,這往往影響到「劇情」的可觀性。令人意外的是,這部紀錄片不但主題清晰正面,情節鋪排也很流暢,沒有悶場,片中有排練的熱鬧氣氛,也有獨白的感人細節,還有對家長和老師們的訪談,內容豐富而立體,一個個零碎的弱勢少年生活片段構成一部禮讚青春的電影,扣人心弦,孩子們的爭氣不但令自己重生,更感動甚至改變了大人。
文匯報原文發表于201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