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名導楊紫燁 在教育的死水中進行反思

Home / 未分類 / 紀錄片名導楊紫燁 在教育的死水中進行反思

紀錄片名導楊紫燁 在教育的死水中進行反思

By 嚴尚民

導演楊紫燁 Ruby Yang與中學學生

香港出生的Ruby,曾在香港的中學舉行電影講座。

《爭氣》這齣紀錄片真的戲如其名,寧舍爭氣。美籍華裔導演楊紫燁(Ruby)透過她那冷靜、沒有經過刻意經營的鏡頭,呈現了香港社會主流價值觀下,一班「被標籤」為競爭力不夠、能力低和沒前途的年輕人,如何群策群力,通過連月的訓練後,在舞台上表演音樂劇,展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一面,教觀眾反思所謂「成功」與「失敗」的定義。

《爭氣》電影的阿博終於成為一個爭氣的年輕人

阿博初時玩玩下,但老師給他機會,他終於成為一個爭氣的年輕人。

Ruby最厲害之處,是她示範了如何舉重若輕,把本來可以很嚴肅沉重的題材拍得輕巧,卻又不失穩重。她並沒有對刻板的教育制度作出嚴厲的批判,亦沒有道貌岸然地站在道德高地上揮斥謾罵,一切彷彿是渾然天成,卻又不乏弦外之音,恰到好處。在社會氣氛益發沉重的今天,年輕一代都在擔憂前路茫茫之際,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或子女,都不應錯過這齣紀錄片。因為《爭氣》提醒了我們,成功與失敗,從來都不需要別人來定義,「框架」更不容任何人來為我們訂定,主流價值並不等如真理,只要你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應該立下決心去爭取、去做,爭一口氣,當一個無悔的(年輕)人。

Ruby拍紀錄片《爭氣》

Ruby拍紀錄片,一方面取得拍攝對象的信任,同時亦緊記距離的重要性。

《爭氣》請來了劉德華、張家輝、林海峰和吳君如相助,為預告片讀旁白,為電影打氣。天王巨星肯助陣,想當然耳是因為紀錄片本身有質素。但現實點來看,這亦反映了香港人沒有進戲院看紀錄片的習慣。香港紀錄片市場積弱,並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是因為香港人只把電影看成娛樂,還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事情漠不關心?這並非三言兩語能講得清楚。如果卡士是我們會否進場觀影的先決條件,除了眼光淺窄,我找不到另一個詞彙去形容這種想法。不過我保證,看畢這齣紀錄片後,觀眾會改變只有明星才有戲這種膚淺的想法。

對普遍香港人來說,導演楊紫燁(Ruby Yang) 的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在外國的紀錄片圈子裏,她早已是一個享負盛名的導演。於香港出生的她,1977年舉家移民美國三藩市,她在美國修畢繪畫及電影製作碩士課程後,便進入了電影圈,執導及剪接了多齣有關亞裔美國人的紀錄片,並藉這些作品得到了不少獎項。

在2006年Ruby更憑着有關內地愛滋村的紀錄片《潁州的孩子》(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 )奪得第七十九屆奧斯卡最佳短篇紀錄片獎和美國獨立節最佳短片獎。

關心港人

雖然長居美國,其實她早期的一些紀錄片,也不缺對香港人的關心,尤其是《風雨故園》(Citizen Hong Kong,1999)這一部九十分鐘的紀錄長片,透過五個背景不同的香港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去反映九七回歸前新世代的心態,而導演喜歡以多線碰撞構成戲劇張力,在此紀錄片中亦早見端倪。她的續作《中國一二》(China21,2002),也是沿用此手法,去為觀眾闡明中國城市與鄉村之間家庭面貌的差異。她這兩齣作品除了被美國PBS公共電視台選播之外,更被美國和香港的幾間大學指定作為亞洲研究的教材,足證Ruby 廣闊的視野和犀利的目光。

Ruby 的作品總是滲透出一種大氣,同時也教觀眾見識到導演的膽量。千禧過後,Ruby的作品傾向探討一些在中國大陸被視為犯禁的社會性題材。除了《潁州的孩子》是圍繞愛滋病村之外,2008年的《彼岸浮生》(Tongzhu in Love ) 和2010 年的《仇崗衛士》(The Warriorsof Qiugang ),分別是關於內地的同性戀社會和化工廠的污染問題。

這些被視為敏感、人人諱莫如深的題材,她都曾經一一深入探討過。

雙重身份

可能是因為她既是外來者,同時又是華人的關係,Ruby往往能從多角度省思問題,以鏡頭作刃,剖開一個獨特的視角,洞見癥結,從現實世界中尋找戲劇。例如《仇崗衛士》一片,鏡頭緊貼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仇崗村村民張功利,看着這本來寂寂無名的村民,為自己和後代的將來着想,發起運動,收集一千八百名村民的指模印,上書市長,停止了三間化工廠對河流的污染,見證群眾運動聚沙成塔的威力。導演選取的鏡頭都是事實的呈現,由頭至尾都沒有過分煽情的地方,但看到最後,觀眾無不為張功利這小人物的行動而動容,楊導演正是發掘這些「日常中的戲劇」的大師。

而《爭氣》無疑是另一齣日常中發掘戲劇的難得模範作。《爭氣》記錄了一班從不被看好的underdogs,透過幾個月的訓練後,在台上表演音樂劇《震動心弦》的歷程。《震動心弦》本身好不好看,不得而知,而且它好看與否,似乎並不是這部紀錄片的重點。但《震動心弦》前後,煞是好看。《爭氣》是Ruby最新的作品,預告片強調它是一個品德教育的精采旅程,但其實它也是一趟精采的發現之旅。不啻戲中人物發現自己,連帶觀眾也參與了這rediscover的旅程。

楊導演在選材和選角方面準確有力,透過看着幾位背景不同的年輕人如何在音樂劇發現自己、改變自己,電影同時反映了香港教育制度的僵化,以grading、banding將大好青年分級分類,抹煞年輕人的潛能──拍得輕巧卻又深刻,默默為新生代給予希望和鼓勵。紀錄片中的角色不論是低分多能的肥然、與街童為伍的阿博、新移民雀屎和來自心光盲人學校的子諾和小芬等等,個個都角色鮮明,亦看得出戲中人跟導演非常接近──阿博跟朋友互相毆打發洩青春的鬱悶,鏡頭前拳來腳往,打得皮開肉綻,他都讓導演一一記錄,這是信任的表現,而記錄對象對於記錄者的信任與否,是一齣紀錄片孰高孰低的關鍵。肥然看上去自信滿滿,但當大家看到他表演結他後起哄,他還是帶點腼腆,強調自己只是「裝修佬」,樣樣都識但無樣精,笑笑口掩飾自己的尷尬,若不是跟導演的關係親近,肥然大可背鏡掩面。而子諾和小芬,兩位均是失明的大好青年,坦白說,拍攝出來的成品是怎樣的,他們根本不會看得到,但在鏡頭面前,他們依然願意率真坦白地表露自己。

《爭氣》電影反映了香港教育制度的僵化

《爭氣》透過幾位背景不同的年輕人,反映了香港教育制度的僵化。

適當距離

在搜尋資料時,讀到一篇文章,發現Ruby 除了是導演之外,在拍攝過程中,亦充當了角色間的輔導員,是子女與家長間的中介。但看畢全片,卻全然感受不到半點的操縱,也察覺不到導演把對白放在角色的口中講出來。紀錄片作者隨着跟拍攝對象相處日久,往往會產生一種外人難以明瞭的情感,而情感使作者失去冷靜,拍出來的作品便容易失去說服力,誤把同情心當成了同理心。不過斲輪老手Ruby卻不受影響,取得拍攝對象信任的同時,亦緊記距離的重要性,看得出她在拍攝學生們的排練片子段時,特意採用長焦距鏡頭拍攝,避免干擾到拍攝對象的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角色們的互動外,導演還特地選剪了一些家長和老師的反應和感受進片中。他們可能並非什麼明星導師或家長,但透過他們,導演給予了各年齡層的觀眾適量的空間去投入《爭氣》。到了電影結尾,學生們各奔前程,但並非人人得到一個「好結果」。有人要留級重讀,有人要再考DSE,亦有人要闊別母校,另覓出路,可那又怎麼樣?至少它提醒了我們,學校並非工廠,學生的成就不以數量去衡量,而且教育也不止於畢業,路漫漫而修遠,年輕人像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朝氣,而且充滿驚喜,他們的一言一行,有時候能令生活經驗比他們豐富的家長明白一些人生的大道理。子諾在完騷後的感言,正好提醒了對自己憂心忡忡的母親,接受現實,才能解決問題。教學相長,正是如此。

教育批判

《爭氣》令我回想起三年前在夏日國際電影節看過的另一齣紀錄片《翩娜包殊之青春交際場》(PinaBausch in Dancing Dreams,2010)。此片講述一班來自不同背景,但從來沒有接受過舞蹈訓練,亦沒有聽聞過翩娜包殊這赫赫有名舞者大名的年輕人,跟隨她接受十個月的舞蹈訓練,從最基本的舞動學起,然後公演翩娜包殊的名作Contact Zone,而從影像所見,只經過一年不夠的訓練,這班年輕人的舞姿,不輸專業的舞者。《翩娜包殊之青春交際場》其實是一個實驗,翩娜包殊想藉此證明,藝術的潛力根本就一直在我們的軀體中,只是因為各人生命的歷程不同,亦可能是因為欠缺機會,才沒有把這方面的自己發揮出來。

同樣地,香港的教育制度,縱使近年教育局在在強調求學不是求分數,但講到最後,還是離不開以文理科把同學分類,以分數去評定一個學生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前程?更糟的是這種分類在中小學已經開始,而成長中的年輕人非常受朋輩影響,入讀低grading 學校的學生容易感到絕望,進而擁抱失敗主義,而所謂的名校生,亦容易會因此而變得自負,目空一切。教育機構絕非只是訓練專才的工地,今日香港老一輩時常以「高分低能」去形容八九十後,有沒有想過,誰人是培訓這些高分低能的幫兇?

原載:信報「電影講座」專欄 2014年9月25日

 

Recent Posts
Contact Us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

Not readable? Change text.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