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張堅庭

如果問你,聖公會的蔡公譜中學、聖匠、何明華中學與拔萃、喇沙、瑪利諾等中學有甚麼分別?你當然可以即時說前幾間聽也未聽過,後幾間則是香港百年名校, 香港人為擠進去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由假受洗、假地址、賄賂等都用上,幸好學校仍能守住廉潔這道門,不被汚染。

究竟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和傳統名校有甚麼分別?我建議你們去看快將上畫的紀錄片:爭氣。

此片導演是奧斯卡級的楊紫燁,但我認為導演的功力不會蓋過其內容,但她很仔細表達了幾名教育工作者的苦心,校長吳嘉鳳、鄺秀芝等在片中負責的學校的學生都不被社會認同。

所以我問大家的問題,其答案是,比如名校收全香港最精英的學生,學生精英,老師就不需要很精英了,就算曾經精英,這些老師就會變成驕傲的一部分,年年被家長追捧,教的學生幾乎必入名牌大學,家長非富則貴,或者學績驕人,呆久了自我膨脹也就理所當然,不能深責。

但剛才我所提及的學校,學生良莠不齊,家庭背景複雜,其他學校拒絕接受的學生都擠進了這些學校去,教育這一班已被社會或家長視為失敗的學生,其難度是否比教育名牌學校的學生更高呢?

如果可以將一個又煙又酒,又喜歡打架的學生在6個月內變成舞台上的精英,唱跳皆能,你以為這班幕後人物是否得我們鼓掌。

我看了這些我們認定是Band 3仔的少年在舞台劇震動心弦的演出,讓我驚訝不已,但老實說舞台劇比起紀錄片給我的衝擊只及一半,因為紀錄片紀錄了舞台背後的辛酸,其真實比故事更讓人唏噓。

Ada 是幕後推動者,她和一眾幕後工作人員包括主創何力高,各校長等這次不是搞一個Show,而是一次品格教育之旅,而戲劇教育是品格教育的工具,這工具非常有效,把課堂死氣沉沉變成一潭活水,把失敗者轉活成精英,我們的制度坑害了多少考試成績欠佳但聰明伶俐的學生,沉悶的教學方法不會是問題,只有不適應沉悶方法才是問題。

今日個我認識的例子來說明,拔萃中學足球隊的成員幾乎全部來自香港隊,蒐集精英成為精英,上述提及幾間聖公會屬下學校,他們要把別人拒收或標籤為失敗者的學生教育成才,而成績超卓,你有疑惑?那我推薦你去看這紀錄片,片中人物豐富,各有特色,非常感人,我流了多次眼淚,全場靜靜掏紙巾抹眼的人多不勝數。

看冠軍贏得勝利其實有點悶,但見到一名肥仔跑到長跑終點而竟然得了第一,才讓人興奮,以戲論戲,他們是學界戲劇最精彩的一份子,以成就論教育,這些幕後、校長們則應獲得孔子親自嘉許。

上帝的榮耀不在聖公會的鄺主教身上,乃在聖公會聖匠、聖公會何明華和聖公會蔡公譜等校長身上。

爭氣紀錄片是我今年向各位推薦的精彩作品,你話唔好睇,我向你回水。

原載:am730 「堅挺角度」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