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欄 《教育心語》:《爭氣》的條件

by 陳漢森 欠缺自信、有生理障礙的學生可以重拾自信,沒有人生目標自暴自棄懶散搗蛋的頑劣學生,可以突然開竅,重新走上積極進取的人生路,家長和教書人都想找出創造這種改變的條件。看《爭氣》一片,可以看到改造這些學生的條件。 令欠缺自信的學生重拾自信,相對容易。他們過去經歷無數挫敗,習得無助,老師只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取得成功經驗,並要很有耐性地從旁激勵、支援、解說,到積累定量成功經驗之後,自信心便可以慢慢重建。...
明報副刊:爭氣信孩子

明報副刊:爭氣信孩子

By 小學雞媽媽│蘇美智   第二次看記錄片《爭氣》,這次帶孩子一道看。孩子尚小,我知道,但難得他主動要求看記錄片,便依了。説實話我有點擔心,在暗黑映室中每每偷望,但見這小學雞該笑時笑,該肉緊時肉緊,看來大致追得上楊大導的敍事脈絡,才慢慢放心下來,然後開始想遠了--想像小子漸漸長到可以跟媽媽在光影裡分享悲喜的年齡,而不必獨沽一味只看幾大動畫公司的熱鬧出品(雖然好看,但苦在獨沽一味),樂﹗《爭氣》是奧斯卡紀錄片得獎導演楊紫燁的作品,記錄香港一班中學生參與《震動心弦》音樂劇的成長歷程。他們來自多間Band...

政府評論:為本地製作紀錄片打氣

By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最近有一位同事介紹我看一套名為《爭氣》的本地製作紀錄片,他很受這片中年青人的真實故事所感動,看這影片時被推往熱淚盈眶的邊緣。果然,當我觀看這部紀錄片時,也得到與這位同事相同的「遭遇」!...

以《爭氣》為老師「打氣」

By 劉振鴻 較早前有機會觀賞電影《爭氣》,看罷深被打動。電影中那些真實且動人的故事,讓我更加肯定自己一直堅持的信念是對的。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我深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給予機會和信任,他們必定可發熱發光。正如電影中一群不被看好的學生,他們接受長達半年嚴謹且專業的音樂劇訓練,一起經歷一次生命蛻變的成長旅程,最終達成在舞台上光芒盡現的夢想。...
專欄《女人心》: 爭氣(上)

專欄《女人心》: 爭氣(上)

By 黃明樂電影《爭氣》,記錄了一群 Band 3 孩子排演音樂劇《震動心弦》的過程。年輕人的成長,令人感動。但背後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更教人佩服。印象最深的,是阿博的校長的一句:「究竟給孩子一個機會重要,還是戒掉壞習慣重要?」 阿博是主流社會眼中的壞孩子:無心向學、間中打架、終日群結小混混。訓練期間,他屢次犯規抽煙,按規矩,必須被取消演出資格。 校長掙扎,究竟應該本着公平原則加以處分,還是,再一次給予機會?最後他對阿博說:「我選擇相信你,雖然呢個選擇好難。」...
蘋果日報副刊「水在瓶」:爭氣

蘋果日報副刊「水在瓶」:爭氣

By陳惜姿 看過電影《爭氣》後,腦裏不時泛起子諾的歌聲。雖然來來去去只有那幾句歌詞,但當我們了解子諾的故事,便不得不流下淚來。 子諾去年失明,外表全看不出來,他的眼睛還挺大。臉上有些暗瘡,樣子有點不知所措,有着少年典型的青澀。他出生時眼睛沒問題,視力是慢慢變壞的,所以當他已接受失明的現實後,父母仍是未能釋懷。他們在親友面前仍想掩飾子諾的問題,讓他更難受。 子諾本已自信心不高,失明的打擊,對一個少年未免太沉重。要他站在大舞台上獨唱,是困難的事。...